最近一年,我接触了特别多的认知障碍家属咨询,主要都是关于选择照护机构的事情,有些经验可以分享给大家。
作为家属希望能找到跟我们有共情的照护机构。我们不停的奔波于不同的养老机构之间,就像小时候父母为我们找好的学习场所一样。
我们看过装修高档的酒店式服务机构,也看过公办托底的社会福利机构,但是最终我们有可能致选择了离自己最近的养老院,因为想着总能去看看父母。
选择养老院的感受就像看一幅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但是实际入住后自己的家人在入住机构后的变化就会分晓其适合与不适合。
现在的机构都说能照护认知障碍老人,但往往老人状态平稳的时候可以,稍微出现一点精神行为症状就会导致照护机构的照护能力跟不上和照护人员的不耐烦,工作人员就会频繁电话家属。
其实,家属也是在无奈的情况下送老人到养老院,无奈的情况下被迫将老人接出,再无奈的送老人去精卫中心治疗,这还是“门清”的家属,有部分家属还在无奈的坚持着。
养老机构类型
养老机构大致可以分为带医疗的(无论是内设医疗机构还是护理院都属于此类型)跟不带医疗的(社区长者照护之家、养老院等都属于此类型)。
有的人还会说,还有很多带康复性质的,无论什么样的、多大的机构多少都会带点康复设备,但是对于认知障碍的老人一些康复设备还真起不到多大作用,反而是人文环境更重要,一些认知促进的训练更重要。
关于人文环境
关于人文环境,我们在参观时候大概率只能看到硬件设置及环境布置,很难真实的体会到人文环境。对于认知障碍老人来说往往软性的人文环境比硬件环境更利于老人的病情。
无论环境怎么高大上也都是为了让我们客户付费而设置的。
举个例子,说机构里面有游泳池,有咖啡厅,有麻将馆,有电影院,好吧,听起来很不错,可当家属把至亲送进来后,估计这些地方从老人入住到出院都不一定都去体验过。
机构有这些地方固然好,增添了不少娱乐,但是一定是能有人带着这些认知障碍老人进行活动才能发挥作用,大部分还是摆设!
关于选择机构
关于选择机构的时候需要考虑自己家老人躯体疾病,身体情况:
❖如果认知障碍老人伴随多种躯体疾病,并且躯体疾病会直接影响到老人的精神行为症状,那建议选择配全科医疗的养老机构。
❖已经属于卧床期,鼻饲、尿管、造漏口等情况可以选择护理院。
❖如果老人现在身体功能不错,只是认知障碍,会有偶发的精神行为症状,那可以选择社区长者照护之家或有认知症照护单元的养老机构。
认知障碍照护单元模式更适合这类老人的生活,因为会根据老人情况将相类似的老人在同一个单元,这样无论在社交者、活动、干预上都存在一致性。避免了认知障碍老人之间相互看不起的情况,并且分单元照护的会更精细化。
关于入住费用
关于入住费用也是很多家庭选择认知症照护机构的一个重要因素,大部分都是选择中等或者偏上,少部分会选择高端(费用1.5万元/月起),少部分敬老院(一般不收)。
很多人会觉得能刷医保卡是个很好福利,这样自己可以省去很多,其实不知道的是,护理院以及内设医疗机构刷掉的医保部分只是医疗支出,并不包括生活照料以及餐饮部分,还有医疗支出的一部分是需要自付,所有的加一起不一定比无医保的机构少,所以有无医保是根据我们上面提到的老人情况选择适合自己当前情况的养老机构。
认知障碍老人的情况也在进展变化的,每个阶段有可能需要的照护机构类型也是不一样的,我们作为家属也需要做好思想准备,有可能在整个病程中需要选择多个机构,同时也包括医疗机构,会在照护机构与医疗机构中交错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