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杭州红会医院康复科,从“脖子痛”到四肢瘫痪,再到重获新生,她生命“逆袭”的秘密是…

    发布时间:2022-11-25 13:42:00    点击次数:

今年56岁的李阿姨(化名)是一名退休职工,本该在家享受慢节奏的闲暇时光,没想到,这一切被一个不寻常的“脖子痛”全部打乱。这一年多来,她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

不寻常的“脖子痛”,兜兜转转,在这里“一站式”狙击元凶!

去年6月,李阿姨突然出现颈部胀痛,严重时像针刺一样痛,伴有反复发热,到当地医院就诊后被当作“颈椎病”治疗了一段时间,奇怪的是症状非但并没有缓解,四肢无力的症状反而突然加重。她辗转至某省级医院检查发现胸部CT提示急性粟粒样结核,医生建议转入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的结核病诊疗中心进一步诊治。

李阿姨转入我院后,根据检查结果及多学科会诊,颈椎磁共振提示颈椎退行性变、颈髓受压变性,确诊为“颈椎结核”。医生首先进行了抗结核治疗,在肺部结核稳定后骨科团队为其进行了手术,十分顺利地切除了病损。

可新的问题又出来了:她四肢无力的症状不见好转,基本的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完全依赖于家人和护工。“脊柱结核性截瘫 C4  B级”,面对这样的情况,越早康复治疗,效果越好,于是,医生将她转入康复医学科。

MDT多学科团队合作,让生命透进“希望”的光

康复医学科中西医结合主治医生叶云和康复团队进行了系统的康复评定,发现李阿姨由于高位脊髓损伤,有呼吸困难、咳嗽无力、说话费力、排尿排便障碍等症状,同时出现严重的运动障碍及感觉障碍,双上肢软瘫,肌力0级,双下肢肌力1级,患者卧床为主,所有功能性的活动都无法自主完成(基本的床上翻身也需要外界的帮助)。

除了以上问题,李阿姨食欲较差导致营养摄入不足,身体结构功能上的变化导致心情非常低落,情绪波动较大,出现孤僻、抑郁、烦躁、易激动、以自我为中心等心理障碍。睡眠质量也严重不足,整夜只有两三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康复医学科主任戎军了解情况后,决定与结核病诊疗中心、神经内科、营养科、康复团队进行MDT多学科联合会诊,为她的后续康复制定方案。

结核病诊疗中心专家提出,将患者术后的抗结核用药方案和用药时间适当进行调整,减少胃肠道刺激,同时予护胃、护肝等对症治疗,提高食欲。营养膳食科针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调整饮食结构,制定饮食方案,保证能量需求。精神心理专科医生针对患者的情绪和睡眠问题进行了用药方案调整,缓解情绪、保证基本睡眠。解决了上述困扰,康复团队根据李阿姨的功能情况,制定了针灸、中医中药+康复训练结合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

图 | 李阿姨日常康复训练

治疗初期,康复团队首先给予心理正向引导,以成功案例为引,在言语上不断耐心安慰和鼓励她。使其自觉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在康复治疗团队配合下,通过康复综合治疗,李阿姨的大小便慢慢的可以自己控制,床上的移动和翻身等活动慢慢的也可以自己完成。看到这些进步,她的情绪和心理也发生了变化,在训练上也渐渐“卷”了起来。康复团队乘胜追击,在PT(运动治疗)+OT(作业治疗)+呼吸训练+物理因子治疗+中医传统康复方案的协同作战下,李阿姨的肢体从软瘫在床无法活动,到如今能够独立翻身坐起、吃饭、穿衣、洗漱、上厕所、步行、日常生活大部分得到了自理。

视频 | 李阿姨日常康复训练

努力、刻苦、坚持这些标签的背后,是相互信任让生命更加有质量

针对李阿姨的病情,康复团队制定的计划量基本是常规基础的两倍,这就要李阿姨付出超出常人双倍的努力。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康复治疗师牟恒说:“她训练时毛巾和水杯必备,中途大汗满头,后背的衣服都浸湿了,毛巾擦完喝口水继续来过。她的毅力和努力是我这么多年见过的患者当中为数不多的,她的这些刻苦努力也成为了自己身上的标签,病区的患者都视她为榜样。”

图 | 李阿姨日常康复训练

回顾整个康复过程,李阿姨能恢复到现在这个程度,决定性的因素有这几点:首先就是及时进行了手术,第二是MDT多学科团队协作解决问题,为后续康复做好了保障。第三是康复治疗的及时介入,精准评估、精准治疗。第四就是患者自身的努力不放弃和家属的全力支持配合。

现在,李阿姨即将出院回家,除了每天训练以外还会鼓励身边的病友,她脸上的笑容绽放出重获新生的喜悦。生命的“逆袭”看似水到渠成,实则是一场医患双方不断努力和无限信任的双向奔赴。

电话咨询
声明:杭州康复养老平台(智慧康养),提供杭州公立康复中心、杭州康复医院、杭州养老院查询服务,分享康复养老干货,本平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为分享知识!如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谢谢!
浙ICP备190130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