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是脑梗死后遗症卧床患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出现压疮会加大患者康复难度,积极的护理能预防压疮的形成,也能减少患者在长期卧床后的疼痛感。
定义
压疮(pressure ulcer)又称褥疮、压力性溃。
是由于身体局部皮肤长期受压,影响血液循环,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营养缺乏而出现损伤、溃疡甚至坏死。
好发于受压的骨骼突出部位,如骶尾骨、脚踝、足跟、臀部等。
病因
1、 压力因素
1) 垂直压力(超过血管可承受的压力为32mmHg左右的骨头粗隆凸起处易引起)
2) 摩擦力(皮肤可受到床单和轮椅垫表面的逆行阻力摩擦)
3) 剪切力 (由摩擦力与垂直压力相加而成)
2、 营养因素(吸收营养障碍、获得营养缺乏)
3、 皮肤抵抗力降低(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等物理性刺激)
4、 年龄
5、 体温升高
6、 肢体活动或感觉障碍
易发部位
多发生于无肌肉包裹或肌肉层较薄、缺乏脂肪组织保护又经常受压的骨隆突处。
1、仰卧位好发于枕骨粗隆、肩胛部、肘、脊椎体隆突处、骶尾部、足跟。
2、侧卧位好发于耳部、肩峰、肘部、肋骨、髋部,膝关节的内、外侧髁、内外踝。
3、俯卧位好发于耳、颊部、肩部、女性乳房、男性生殖器、髂嵴、膝部、脚趾。
临床分期
1、可疑的深部组织损伤皮下软组织受到压力或剪切力的损害,局部皮肤完整但可出现颜色改变如紫色或褐红色,或导致充血的水疱。
与周围组织比较,这些受损区域的软组织可能有疼痛、硬块、有黏糊状的渗出、潮湿、发热或冰冷。
2、第一期压疮淤血红润期——“红、肿、热、痛或麻木,持续30分钟不褪”在骨隆突处的皮肤完整伴有压力不褪色的局限性红斑。
深色皮肤可能无明显的苍白改变,但其颜色可能与周围组织不同。
3、第二期压疮炎性浸润期——“紫红、硬结、疼痛、水疱”,真皮部分缺失。
表现为一个浅的开放性溃疡,伴有粉红色的伤口床(创面),无腐肉,也可能表现为一个完整的或破裂的血清性水疱。
4、第三期压疮浅度溃疡期——表皮破损、溃疡形成。
典型特征:全层皮肤组织缺失,可见皮下脂肪暴露,但骨头、肌腱、肌肉未外露,有腐肉存在,但组织缺失的深度不明确,可能包含有潜行和隧道。
5、第四期压疮坏死溃疡期——侵入真皮下层、肌肉层、骨面、感染扩展。
典型特征:全层组织缺失,伴有骨、肌腱或肌肉外露,伤口床的某些部位有腐肉或焦痂,常常有潜行或隧道。
6、无法分期的压疮典型特征:全层组织缺失,溃疡底部有腐肉覆盖(黄色、黄褐色、灰色、绿色或褐色),或者伤口床有焦痂附着(碳色、褐色或黑色)。
治疗
1、全身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增加营养和全身抗感染治疗等良好的营养是创面愈合的重要条件,因此应给予平衡饮食,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对长期不愈合的压疮,可静脉滴注复方氨基酸溶液。
低蛋白血症患者可静脉输入血浆或人血白蛋白,提高血浆交替渗透压改善血液循环。不能进食者采用全肠外营养治疗,保证每日营养物质供给以满足机体代谢需要。此外,遵医嘱给予抗感染治疗,预防败血症发生。同时加强心理护理。
2、局部治疗与护理:评估、测量并记录压床的部位、大小(长、宽、深)、创面组织形态、渗出液、有无潜行或窦道、伤口边缘及周围皮肤状况等,对压疮的发生发展进行动态监测,根据压疮分期的不同和伤口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1)淤血红润期:
此期护理的重点是去除病因,防止压疮继续发展,除加强压疮预防措施外局部可使用半透膜敷料或水交体敷料加以保护。由于此时皮肤已破损,故不提倡局部皮肤按摩,防止造成进一步伤害。
2)炎性浸润期:
此期护理重点是保护皮肤,预防感染,除继续加强上述措施以避免损伤继续发展外,应注意对出现的水泡的皮肤惊醒护理。
未破的小水泡应精良减少摩擦,防止水泡破裂、感染,使其自行吸收;大水泡可在无菌操作下用为年均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不必剪去表皮,局部消毒后在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需消毒创面及创周皮肤,并根据创面类型选择合适的伤口敷料。
3)浅度溃疡期:此期护理的重点为清洁伤口,清除坏死组织,处理伤口深出液,促进组织生长,并预防和控制感染。
根据伤口类型选择伤口清洗液。创面无感染时多采用对健康组织无刺激的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创面有感染时,需根据创面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消毒液或抗菌液以达到抑菌或杀菌目的,从而控制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如可选用1:5000呋喃西林溶液清洗创面;对一溃疡较深、引流不畅者,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抑制厌氧菌生长。